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正式启用。耿玉和摄
在古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甘肃敦煌,数公里外的三危山裸露着黑色岩土,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变幻。
山下粗砺的戈壁滩上,沉睡着西汉驿站遗址——“悬泉置” ,这里出土的大量马骨、丝绸与简牍,记载着当年驼铃摇动的繁华。不远处依然流淌的清泉,则是当下生机盎然的证明。
西汉时期,中国首次向西方大规模拓展交流,建立了从长安通达罗马的贸易之路,即“丝绸之路”。
时间流动两千年。
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的中国,希望同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机遇,以实现共同繁荣。
2013年秋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汲取并发扬“丝绸精神”,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构建繁荣、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国历史学家弗兰科潘说,交流网络正被悄然编织在一起,更准确地说,是被重新建立起来。
“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年实践表明,“一带一路”正在深刻影响中国与世界。
推动世界资源有效配置
作为中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建设实体项目,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启用4年来已经累计进出货物1214万吨。
借由此,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有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有哈方人士由衷感叹: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
“乘坐”中欧班列抵达西安的进口沃尔沃汽车从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出。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中哈边境的阿拉山口,见证了中欧班列从日行一列到年年翻倍增长的故事。
截至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不仅服务中国,更造福沿线,让世界资源被更加有效地配置。”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说。
截至今年8月,中国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联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货物、人员驰骋于亚欧大陆两端,盘活了两大经济圈。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4月召开的“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上表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
卢山冰表示,不断催生新需求、产生新动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于挖掘世界经济新增长点、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中国经济再平衡
数千年前,小麦沿中亚首次传入了中国。今天,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种植的小麦装满中欧班列,又一次演绎着“小麦东进”。
“中亚的原种小麦深受中国市场欢迎。”陕西爱菊粮油工业集团高管刘东萌说。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市的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刀盘下井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新华社记者刘春涛摄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这家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粮油企业只专注于本地市场。
目前,爱菊粮油在哈萨克斯坦的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小麦原料七成从哈方进口,企业产值预计净增一倍。
中国西部的发展一直受地域和交通所限,现在,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前线”。
五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幅提升了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王文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拓展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对中国经济再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给全球化带来“确定性”
中国企业承建的亚吉铁路,穿行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之间。很多从未见过大海的埃塞俄比亚人,到大海的距离缩短至10个小时。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典型的“内锁国”,无法联通海洋和享受全球化红利。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当今世界产出的八成来自于沿海一百公里的地带,90%的国际贸易通过海洋进行。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表示,“一带一路”通过“路、带、廊、桥”的建设变“内锁国”为“陆联国”,实现陆海统筹和区域统筹,最终实现“全球统筹”。
“一带一路”倡议的活力,直接体现在增强全球互联互通、相互交融的确定性,同时这一过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
赵磊表示,“一带一路”靠的不是政府权威,而是中国倡议渐成国际共识,这也要求中国在提出“中国方案”的同时,还必须凝聚全球智慧,把其他国家都调动起来,“一带一路”才能行稳致远。
沿线国家民众更具“获得感”
巴基斯坦能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国60%的家庭每天停电4到8小时。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龙瑞军的研究团队正在帮助巴基斯坦建立生物质能沼气示范基地,开发当地生物质能源,以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
龙瑞军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地区最重要的发展机会,更让老百姓切实受益。
在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阿科斯市附近,两名工人在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二期第九标段项目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五年来,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个个关键项目和示范性工程的落地生根,给沿线国家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通关便利化,使得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大大受益。
欧洲的红酒、火腿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中国小龙虾走进了俄罗斯世界杯;中亚国家的牛羊肉更多地出现在东南亚家庭的餐桌上,东南亚的特色水果、蔬菜被大量运往中亚国家……
有温度的世界人文事件
塔吉克斯坦的阿兹佐夫在西安留学,两个暑假都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陕西省政府实习,从事互译和外事接待。
阿兹佐夫说,到中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塔吉克斯坦年轻人的选择。孔子学院向塔吉克斯坦提供的资助留学名额,从“用不掉”变成“不够用”,每年自费留学生超过4000人。
广西北海市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区位优势,北海市走出一条开放、创新的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一带一路’有‘商脉’,也有‘文脉’。”赵磊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有温度的文化事件。
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既有港口、高铁、核电的“重资产”项目,也有餐饮、文化、教育的“轻资产”项目,这些项目发挥了“润滑剂”和“黏合剂”的软联通作用。
据统计,2017年,中国来自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达30多万人,赴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6万多人。
“沿线国家民间好感在上升,逐步构建起相互欣赏的人文格局。”王文表示,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中的内涵其实是起到一个基石的作用,既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信任,又助推着经济合作。
|